扫一扫二维码
关注熙社画会
您好!欢迎来到熙社艺术网 请登录免费注册 服务咨询:400-000-0000 加入收藏/设为首页
位置>>艺术交流>>马远:无画处皆成妙境

马远:无画处皆成妙境

2019-09-07 0条评论
 

马远:无画处皆成妙境

640.webp (1)

 

唐代诗人柳宗元有一首绝句:“千山鸟飞绝,万径人踪灭。孤舟蓑笠翁,独钓寒江雪”(《江雪》)。南宋画家马远所作《寒江独钓图》便与此诗有关,这种画被称为诗意画,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这一诗一画,并从中领略一番“诗是无形画,画是有形诗”的艺术趣味。

 

640.webp (2)

 

 

马远(1189年至1223年)字遥父,号钦山。原籍山西,后居钱塘,为画院祗侯、待诏。他与李唐、刘松年、夏珪合成“南宋四家”。

 

640.webp (3)

 

 

《寒江独钓图》这幅画的画风极其简约。在该作品中,只用了寥寥几笔,简单地画出一叶扁舟和几条淡淡的水波,却表现了浩茫大江中垂钓者的逍遥自在。画家巧妙地利用四周空白突出中央主体,同时也给人以江水浩瀚的想像空间,船篷上的蓑衣、草笠的细节刻画又给予欣赏者以“斜风细雨不须归”的联想。《寒江独钓图》的布局简约概括,独具一格,在烘托画面气氛和营造意境上很具有特色。只画了一叶扁舟浮于水面,一位渔翁独自坐在小船的一端,全神贯注于垂钓。除此以外,空无一物,几乎全是空白,这突出表现了江面上一种空旷,寒意浓浓的气氛,从而更加衬托出渔翁凝神垂钓的神情。画家画得很少,但画面并不空,反而令人觉得江水浩渺,寒气逼人。而且觉得空白之处有一种语言难以表述的意趣,是空疏寂静,还是萧条淡泊,真令人思之不尽。这种诗一般耐人寻味的境界,是画家的心灵与自然结合的产物,在艺术上则是利用虚实结合而产生的结果。同时也给欣赏者提供了一种广阔而富有诗意的意境,如果把背景全部画出来一览无余,反而变得狭窄。

 

640.webp (4)

 

 

一般来说,画面上注意力所在的物体,一定要让人看得清楚,注意力以外的物体,可以视而不见,这是人们在观赏事物时的基本要求和习惯。中国画家作画,就是根据这种观看习惯来处理画面的。画面主体要求清楚、鲜明、突出;次要的东西连同背景可以尽量简略舍弃,用大片空白代替。

 

640.webp (6)

 

 

 

“空白”并非没有东西,而在于求其空灵,虚中求实,从而达到“无画处皆成妙境”的艺术境界。于是在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,画家常常有意识地留出“空白”。清代邓石如称:“字画疏处可使走马,密处不使透风,常计白以当黑,奇趣乃出。”讲的就是留白的妙处。宗白华在谈到中国画的空白时说:“空白在中国画里不是包罗万象位置万物的轮廓,而是融入万物内部,参加万象之动的虚灵的‘道’。画幅中虚实明暗交融互映,构成飘渺浮动的氤瘟气韵,真如我们目睹的山川真景。”画山水时,留白是高天浩渺;画鱼虾时,留白是静水流深。

 

640.webp (5)



















640.webp

 

赞(0 评论(0)

艺术交流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