扫一扫二维码
关注熙社画会
您好!欢迎来到熙社艺术网 请登录免费注册 服务咨询:400-000-0000 加入收藏/设为首页
位置>>艺术交流>>【雅昌专访】汤立:谁来为当下衰落的大写意花鸟画买单

【雅昌专访】汤立:谁来为当下衰落的大写意花鸟画买单

2016-06-23   来源:雅昌艺术网0条评论
    导语:何时起“新水墨”高频出现,却少了原汁原味传统大写意花鸟的身影。再次想起白石老人的灵动洒脱,潘天寿的泼墨指染,李苦禅的水墨淋漓,崔子范的醇厚洗练,这些老前辈们酣畅淋漓的大写意曾让多少人为之感动。而大写意花鸟的发展到了现在却默默然失了“颜色”,甚至出现了断层,用汤立的自己的话说,“我们这一代是失掉传统的一代”。

艺术家 汤立

 

“谁来为当下衰落的大写意花鸟画买单?”谈起大写意花鸟的现状,汤立显得有些激动。因为对他来说,大写意对他意味着一份信仰,关于中国文化与精神的信仰。早在85新潮带来的全盘西化的热浪中,汤立坚定的选择了回归了传统,写书法,画写意花鸟画,扎下头来研究传统文化,在不断的创作中建立起自己的风格语言,“回归传统本位再出发”,保住大写意的“本真”。

而在采访的过程中,相比激情满满的个人创作,汤立更多的是在“抱不平”,毫不客气地指出大写意花鸟受到的种种冷落。从以前的“群星灿烂”到西化后的“阵地沦陷”,他用了很多次的“可悲”来形容的现在的大写意花鸟,而这份“悲”,不仅仅只是情感上的,更多的一种中国传统大写意花鸟发展的危机感,以及实际行动上再次重振旗鼓的突破口。

雅昌艺术网:您父亲汤文选先生是中国画大家,那您的启蒙老师应该是父亲吧?

汤立:我学习花鸟画有家学,受父亲影响,但更多的是自学。文化大革命之前三十年,我们的文艺是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,传统文化边缘化,画花鸟画成了资产阶级闲情逸致,我父亲也画不了花鸟画。1957年,我父亲被打成资产阶级右派,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,整整二十年,我父母都是被批判改造的对象,受家庭出生影响,我青少年时代也是极为艰幸坎坷。1977年文革结束,国家拨乱反正,我父亲可以画画了,但他因画人物画受到批判,不敢画了,便开始了花鸟、山水画的创作。文革结束时我已30岁,还在做泥瓦匠,我对父亲提出要学画。父亲刚刚解放出来哪有时间教我,便买了任伯年画集让我临摹,他让我多看看八大山人的画集,要我向前人学。“85美术新潮”开始时,我进入湖北美术学院学习,学的专业是工艺美术的平面构成、色彩构成,我当时的中国画创作是中西结合创新的彩墨山水,那时我还担任湖北省山水画研究会的副会长。

 

《吾将劲节染秋霜》

《桃花伴栖禽》

 

雅昌艺术网:您有多次在国外举办个人画展的经历,回国后是什么原因促使您转向到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创作与研究?

汤立:1988年至1992年,应国外文化机构的邀请,经文化部批准,我两次在日本举办个人画展,还在英国,美国,波兰做个人展览,进行文化交流。几次的国外画展和艺术交流,参观了众多的博物馆、艺术馆,使我有了对东西方艺术全方位的审视、思考与体悟。尤其是参观了英国泰特美术馆展出的印象派大师作品,看到了非洲原始木雕、埃及石雕等,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极为纯粹的艺术格调,使我为之震动,震动自余还有了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。

在中国画的人物、山水、花鸟画三科中,写意花鸟画最具有表现性、抒情性,以及笔墨表现的抽象性,这最适合艺术天才的发挥,最有可能产生艺术大师,百年来中国大写意花鸟画领域里产生的艺术大师最多,成就也最高,如徐青藤、八大山人,吴昌硕、齐白石。我当时想,不同的民族有各自独特而鲜明的艺术创造,忽视我们本民族的艺术特点而一味膜拜于西方艺术、甚至是以西方艺术来改造中国画这恐怕不行。不同的文化生成环境,不同的遗传基因,不同的哲学理念,不同的审美标准,中西文化要相互拉开距离才是,盲目强调世界文化一体化只会失掉我们民族文化的根与魂。刻意的求新求变不可行,艺术不能以新与旧、传统与现代论,而是以品格气象的纯粹、格调境界的高低论。基于以上认识,1984回国后,我谢绝一切邀请,彻底回归传统,十年磨一剑,练书法,画写意花鸟画,研习传统文论,做寂寞学问。

 

《草木知春君为先》

那么,什么最能代表中华民族艺术的品格气象和格调境界?什么是中华民族最为本真的原生态艺术呢?我认为,以八大山人、齐白石为代表的大写意花鸟画最具中华民族雄浑高华的正大气象,是中国艺术的高峰,也是世界花鸟画艺术的高峰。西方没有花鸟画,只有静物画,他们静物画画的是死物,大多是人为安排的插花、水果,或是是动物标本,而我们的写意花鸟画是大自然中活灵活现、充满了人的情感和人文气息的禽鸟、动物、植物,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,充满了物我两忘的精神的寄托与关怀。从艺术形式到精神文化内涵,西方的静物画无法与我们的写意花鸟画相比。中国大写意花鸟画无疑是人类文明的一朵奇葩,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的最珍贵的文化瑰宝。

《独立苍茫》

 

雅昌艺术网:“85新潮”时,很多艺术家在思想上都受到不同程度西方文艺思潮的冲击,当时中国画家、尤其是画传统中国画的艺术家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?

汤立:“85美术新潮”是伴随我们国家对外开放而出现的西洋美术新潮,来势汹汹,它是美术界的一场文化大革命,对民族传统绘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。一时间,反传统就是现代,学西方即为创新, “中国画必须与国际接轨”“中国画要与西方艺术杂交才能重生”“中国画已是穷途末路”“革毛笔的命,革中锋用笔的命”等等大胆而又时髦的豪言把中国画坛冲了个落花流水。老画家们被冲的灰头土脸、一时间集体失声;中年画家唯恐自己作品不新,忙着搞水墨与色彩的构成实验,生怕被淘汰, 生怕与传统沾边,而急于转型,;至于大多数初出茅庐、缺少鉴别能力的艺术青年,则是在匆匆忙忙的、像走马灯似的“新思潮”“新观念”“新样式”面前兴奋、狂欢,狂欢之余又为不知该赶上哪趟车而无所适从,在游离与徘徊中荒废着青春;当年我所在的湖北美协主办的湖北青年艺术节,几十多个展览同时开幕,连臭袜子前面点根蜡烛也成了展品。这股西方美术新潮整整折腾了十年,而这十年对于中国民族绘画所造成的影响可能是两代至三代人。当年的新潮青年,现在已是五十多至六十岁,有些是各美术院校、画院、协会带头人,他们的成长年代是对西方艺术膜拜的时代,即便他们之中的一些人后来已认识到传统的重要,但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。所以,当代中国画传统文化的整体的、严重的缺位与衰落已是不争的事实。

 

《松鹰图》

 

雅昌艺术网:现在大家都关注于新水墨、新工笔这些门类,大写意花鸟画受到了冲击和冷落,您如何看待这样的问题,您觉得原因是什么?

汤立:中国大写意花鸟画的确衰落了。近些年来,所谓国家级的各类大型展事我看了不少,基本上是萎靡不振的刻意制作的细密画的一统天下,大写意精神荡然无存,业内为之哗然。文化语境的改变、展览范式的效应和立足于西方艺术本位的现代美术教育的勃兴,花鸟画中的写意精神和写意画风渐渐萎缩了,阔笔画法的写意花鸟画成了难得一见的稀缺品种。这种在花鸟画的创作中由笔墨向图像,由抒情向描绘,由挥写向制作演化的形态位移,反映了中国画所固有的精神性文化内涵的流失。

当年赫赫有名、大家辈出的海上画派所在地的上海,大写意花鸟画家已是戛然而止,一个传统中国画大家都没有了;潘天寿所在的浙美、李可染、李苦禅所在的央美、以及南京、武汉等当年中国画大写意艺术的重镇,现在有大家吗?一个也没有!都衰落了、凋零了!大写意花鸟画坛一片惨状,惨不忍睹!当然,还有山水画。

 

《枇杷幽禽》

《楚人重鱼》

 

雅昌艺术网:那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?

汤立:中国传统艺术的衰落,问题在台面,根子却在台下:一是文化体制,二是美术教育。建国60年来,我们的文化艺术强调的是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,因此,美术创作上,局限于现实主义题材的情节性、戏剧性的叙事,艺术成了为政治服务的工具,这样一来,传统的山水花鸟画没有优势,能参加政府举办的大型画展几乎不可能,边缘化是必然。当然,党领导的文艺必然要为党的政治服务。但是我觉得艺术除了现实主义的主题性绘画之外,还应有更高的境界和更高层次追求。

 

汤立在熙社画展上接受采访

 

今年在北京举办的“长江教育论坛”上,在2004年在北京喜来登国际酒店举办的“中国企业与媒体的高峰论坛”等一些重要场合的大会发言中,我都极力呼吁大家来关心中国的美术教育,关注中国民族绘画出现的基因异化、以及大写意花鸟画艺术的危机。我们现在的美术教育体系是引用上世纪50年代苏联的西式美术教育体系。中国画高等教育也是如此,培养出的中国画专业的学生的创作,从观念到技法是西式的,绘画材料的宣纸毛笔是中国的,作品一派洋腔洋调,可悲之极!

解放前我们的北平艺专、上海艺专,苏州艺专、正则艺专、武昌艺专等,在兵荒马乱的年代,而且都是两年到三年的专科学制,这些学生中解放以后大家、名家辈出。而我们现在这么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,三年中专,四年本科,三年研究生,还有博士生、博士后,学位越来越高,但是艺术水准呢?培养出了高品位的写意画家吗?这不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吗?

雅昌艺术网:现在很多年轻人也不愿意学习大写意花鸟,梯队建设出现了断层。

汤立: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对于青年画家、尤其对基层美术工作者而言,是他们加入协会、评定职称、增加收入、走向成功的重要平台。现在的展览范式,评委的评判标准、评委的艺术格调等,使得大写意花鸟画极难入选。加上大写意集诗书画、文史哲于一体,难度相比较于工笔画大得多,文化上要求更高,它是寂寞学问。因此,大多数青年画家对大写意心存畏惧,敬而远之,这是造成花鸟画大写意作品日渐稀缺的主要原因。

 

熙社画会成立暨首届大写意花鸟画展

 

雅昌艺术网:请您谈谈中国画工笔、小写意、和大写意的不同特点。

汤立:中国画有工笔、小写意、大写意之分。工笔画是写形与写实,色彩绚丽,柔美抒情,以宋画为高峰,当代工笔、特别是工笔人物画又有了新的发展与超越。小写意介于工笔和大写意之间,写实是写意的基础,写意是写实的升华,大写意不是一般的形式上的升华,而是以简为尚的诗意的升华。大写意之“大”是博大精深之大,是道大;大写意之“写”是书画同源的的笔墨精神,是以具有抽象性、音乐般旋律的书法艺术来写形与抒情:大写意之“意”是意气、意境、意趣。相较于工笔画,大写意要有更高的文化要求,大写意通书法,唐诗宋词、戏曲、老庄哲学、周易,还通禅,我形容它是中国画领域里的哥德巴赫猜想。以八大山人、齐白石为代表的大写意花鸟画,不仅是中国艺术的最高峰,也是世界花鸟画艺术的高峰。

我今年初写了篇文章《问道·寻找中华文化的根与魂》,文章中谈到了“从河湟彩陶艺术中解读出的中国大写意艺术的基因密码”“中国书法与大写意”“中西文化不同的生存环境,不同的哲学思维”“西方文化主动,中国文化主静”等等。主要是想梳理我们的文化的发展脉络,我们的大写意从哪里来?它又会走向何方?

雅昌艺术网:熙社的成立就是针对于继承和弘扬大写意的花鸟画,您作为发起人之一如何把大写意花鸟进一步推广?

汤立:熙社也是刚刚成立的一个民间画会,它体现在一部分艺术家对于中国大写意花鸟画艺术的继承与发扬,我很佩服他们的担当,但其功能有限。体制的问题必须由体制来解决,要想推动中国大写意的文化精神的回归,还要依靠政府的手段,行政的力量,要让文化界、艺术界,尤其是美术界的领导能够感受到大写意花鸟画艺术的衰落,要有危机感、紧迫性。比方说:能否在由政府主导的画展上对于大写意花鸟画的评比、入选给以倾斜,在今后的全国美展中能否把大写意花鸟画单独设一展区,单独评选等。“当代艺术”都有单独的展区,为什么大写意花鸟画不可以有?总之,要进行全盘的文化布局,没有领导部门的重视不行。

 


赞(0 评论(0)

艺术交流推荐